欢迎访问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动态 > 班次动态

培训学员诗作赏析

来源:综合部 发布时间:2023-08-31 09:24

学员作品

二二一厂白云间,

寻访旧址忆当年。

隐姓埋名青海湖,

惊天动地金银滩。

佳肴不如湟鱼美,

陈酿怎比血水甜。

先辈永铸丰碑在,

强国有我谱新篇。

作者:武震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参训学员

金银滩故事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有一处神秘之地,这里是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歌中那令人沉醉的地方,这里也是孕育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故乡——金银滩草原。金银滩在藏语里叫“扎西雅莫塘”,意思是吉祥盛夏的草原。每逢盛夏,大片绿色的草滩如同翡翠铺成的地毯,上面繁花似锦,鲜花盛开,黄色的是金露梅,白色的是银露梅,金银滩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说叫金银滩是因为草原物产丰饶,牛羊成群,盛产乳制品,黄的是酥油,白的是牛奶,所以这里也被当地人叫作金银滩。

诗人眼里的风景总是浪漫的,而实际上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大部分时间这里高寒缺氧,无霜期短,气压低,空气干燥,年平均气温零下4度,平均海拔3300米左右。1958年5月,时任二机部九局局长的李觉带着一支20多人的队伍、三顶帐篷、四辆解放牌卡车和四辆苏制嘎斯69越野吉普车,开始了中国核工业人在金银滩最初的艰苦创业。随后,来自中国各部队的第一批2000多转业干部和战士,冒风寒,顶酷暑,先期到达这里,从搭建帐篷开始匆匆拉开了中国核工业的序幕。原子弹研制工作融科研、设计、制造、建设、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工业体系,最重要的是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和核材料生产。不仅有一批如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等世界一流的核物理科学家汇聚至此,此外还有铁道兵师、工兵师、二机部安装公司、交通、邮电及甘、青两省相关人员共5万人投入施工。

1962年9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诞生。1963年秋,核武器研究院整体搬迁至青海金银滩基地。1963年11月20日,在基地成功进行了缩小比例的聚合爆轰试验,次年6月成功完成了全尺寸轰爆模拟试验。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的爆炸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核力量,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举斩断了当时超级大国在中国头顶挥舞许久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大棒,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国际影响。从那个时候开始,221基地又成功完成了16次核试验,为我国核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作出决定撤销221厂,1993年,基地退役后整体移交青海省,成为世界上惟一主动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告221基地全面退役。

一群人,一段路,一个又一个奇迹将长留于中国史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时光穿梭至今,国人有必要回首那段铸就辉煌的史实,为今天中国的意气风发增添一个自信满满的注脚。

文  字:党玉艳

编  辑:党玉艳

审  核:罗   云

监  制:喇海青


地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原子西路22号      培训预约(联络部):0970-8642767      邮编:810299

Copyright© 版权所有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青ICP备2023000031号      青公网安备6322004300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