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止于至善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更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众多海外学子怀揣科技救国梦想,克服重重困难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投身经济、文化和国防等方面的建设。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从零开始,为了国家的核事业进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隐姓埋名,历经艰辛万苦,成功研制了包括“东方红一号”在内的“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科学奇迹,由此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9月5日,为期6天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公司党校第 64 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研修班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开班。39名来自集团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省部级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战略科学家预备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参加这次研修班。
在开班式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赵玉坤同志说,选择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目的就是带领大家切身感悟“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坚定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担当作为、潜心研究,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宏伟实践中建功立业。
他指出,这次研修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弘扬爱国奉献光荣传统、践行科学报国初心使命的有效途径,是锻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研修期间,专题讲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讲报告《“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影视教学《原子城往事》、电影《钱学森》、现场教学《弘扬两弹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论述》《保密就是保生命》《弘扬“两弹”精神》《丰碑无言 精神永存》《神秘而诱人的路程》、微党课《坚守221---精神利剑东风3》、徒步体验课《英雄无悔》等内容详实、精彩纷呈的课程,让学员们在金银滩草原,再次感悟老一辈专家人才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家国情怀。
短短6天的研修,接受了精神洗礼、党性锤炼、作风磨砺和能力提升的学员们,对“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认为,“两弹一星”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两弹一星”精神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将深耕厚植爱国情怀,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发扬奉献、拼搏、奋斗的精神,增强奋进的动力,努力把爱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切实增强使命担当,筑牢科学报国的理想追求,努力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坚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积极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到实现企业发展、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努力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撰 稿:蒋 婷
编 辑:党玉艳
审 核:罗 云
监 制:喇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