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现场教学《走进二分厂》——每次仰望英雄都是一次人生意义的唤醒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姓党”原则,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立足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红色资源优势,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线,以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为重点,以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争创一流的党性教育基地为目标,持续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理想信念、国防安全、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六大教学模块。已形成3、5、7天及以上学制,集专题类、现场类、体验类、情景类相结合,融“看、听、读、思、悟、行”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
现场教学《走进二分厂》,教学设计为:教师带领学员,徒步进入二分厂,沿途进行定点讲解;在209工号邀请嘉宾和专家讲述发生在二分厂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并与学员互动;引导学员讲述自己入职的初心、入党的初心、奋斗的初心,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共由18个厂区组成,其中最能展现基地原始风貌的分厂,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分厂遗址。这个大型厂区在221基地服役的时候,主要承担原子弹内部高能炸药的压装成型和起爆元件的生产,以及最后核产品的总装工作。在这里新中国迈出了用于制造特殊武器炸药的第一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第一锅炸药就是在这里浇注完成的。同时在这里还先后组装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其他多种型号的核产品。
在服役期间,二分厂主要完成了六项工作任务:一是为15次国家核试验提供了炸药球,并进行了核武器的总装;二是加工制作了第一代东风系列导弹的炸药元件;三是制作和装配了厂内爆轰试验所用的全部炸药部性:四是配合原二炮部队等相关单位进行了第一代东风系列导弹的储存寿命等试验;五是完成了第一代核武器退役产品的分解;六是为完成第一代核武器的生产任务,制定不同种类的炸药工艺流程153个、定型炸药部件2000多份。
二分厂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由当时的中央军委军械部从各大军区抽调的相关技术骨干组成。他们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政治觉悟高,特别能吃苦,其中山东各军种挑选出的军工居多。第二大部分为兵器工业部所属的国家重点炸药制造厂、炮弹装药厂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当时我们国家重点的炸药制造厂和炮弹装药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全世界最大的位于齐齐哈尔的炮弹厂123厂、被称为TNT“摇篮”的辽宁辽阳375厂,以及保障辽沈战役的大连523厂和位于沈阳的724厂。第三部分是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北京工业学院等高等院校抽调的化学工程系和相关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二分厂还有一部分行政管理干部和职工是从全国各地大型厂矿抽调的骨干,从而一支讲政治、懂专业、有手艺、愿奉献的特殊武器炸药攻关队伍就此组建完成了。
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当年坚守在221基地、坚守在二分厂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之为“英雄”,他们是一群坚守初心、舍生忘死,在高度危险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了青春、健康乃至生命的默默无闻的英雄,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习近平
国家者每个人的国家、天下者每个人的天下,能为国为民、为人为已、为子孙后代做些什么,系于行动的抉择。我们应该敬仰英雄、学习英雄,让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撰 稿:蒋 婷
编 辑:党玉艳
审 核:罗 云
监 制:喇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