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重任 不辱使命
10月13日下午,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来青博士服务团走进青海民族大学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正式举行。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符奎被聘为校外导师。
仪式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徐小兵为担任校外导师的来青博士颁发聘书并讲话。他指出,这次活动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传帮带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知识传递的桥梁。博士服务团成员要努力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以理想点燃学生的梦想,以学识启迪学生的心智,以阅历引领学生奋斗的航程,帮助同学们筑梦、追梦、圆梦。
符奎,河南淮滨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等。研究方向主要是秦汉史与简帛学,在秦汉基层聚落与社会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社科项目等多项。
符奎同志今年2月到学院挂职,主要负责教研工作。作为援青干部,不远千里来到高海拔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加入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大集体,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精神。挂职期间,符奎积极推进学院“开发特色课程”品牌创建活动,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撰写打磨出了近2万字的特色课程《从王莽设西海郡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堂课现已成为学院打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理想信念、国防安全、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六大教学模块之一,“民族团结进步”教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助学院成功申报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3年度“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智库项目三项,并主持《“221”厂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现状与对策》课题的研究工作。针对学院教学与科研现状,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来学院授课和交流,推动了学院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在他看来,作为博士服务团教育组的成员,能够到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工作,是他的荣幸,这里是“两弹一星”功勋奉献青春,实现祖国科技自立自强,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继续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实际工作,如何发挥“组团式”援青的优势,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受聘校外导师,符奎有自己的理解:博士服务团全体成员被聘为青海民族大学本科生的校外导师,是“组团式”援青的有力措施之一,对他个人而言,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从教育角度讲,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他感觉到应该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追求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激励学生通过勤奋学习,争取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提高为祖国、为青海、为家乡高质量发展服务的能力。接受这份聘书,就不能徒有其名,必须做出扎扎实实的工作,计划通过定期的交流、座谈、外地访学等方式,建立长期有效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求学路上顺利成长。
撰 稿:蒋 婷
编 辑:党玉艳
审 核:罗 云
监 制:喇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