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现场教学《历史镌刻的记忆——走进四分厂》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姓党”原则,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立足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红色资源优势,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线,以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为重点,以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争创一流的党性教育基地为目标,持续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理想信念、国防安全、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六大教学模块。已形成3、5、7天及以上学制,集专题类、现场类、体验类、情景类相结合,融“看、听、读、思、悟、行”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
现场教学《走进四分厂》,教学设计:教师带领学员参观厂区遗址、主题展览馆,开展现场教学。
四分厂,位于221厂以北 1.5千米处,总占地面积156479平方米,建筑面积22984平方米。1958年底开始建设,1963年春天开始正式发电。它曾是保障核基地供电、供水、供暖的大型自备电厂,是整个基地最早建成、最晚退役的一个厂区,为“两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妥可靠的“三供”保障。
四分厂内部展览馆内陈列的都是老电厂遗留下来的仪器、仪表文物。两台1.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是四分厂的“镇厂之宝”,这两台发电机组分别于1963年和1965年开始发电:1号机组为上海生产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代表了当时我国非常先进的生产工艺,主要在夏季为基地各厂区生产、生活供电;2号机组是1964年由苏联卡鲁斯基汽轮机厂制造的双抽汽式汽轮机,主要在冬季为基地供电并以蒸汽供暖。
总控室是电厂的调度中心,由中央信号装置、线路重合闸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计量装置、直流系统组成,主要保障221基地各厂区的电力供应。这些按照年份安装起来的横跨半个世纪的仪表和设备,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各个时期的电表一应俱全,见证了中国电气化发展的进程;还有数以万计的电线,一条条都被整齐地排列起来,就是看不见的地方也一样,即使和今天的总控机房相比,也毫不逊色。手工绘制的线路布局模拟图的精巧程度生动反映了匠人们的“匠心”,上面的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按键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标注。
在四分厂,有一座国内仅存的冷却塔。它的设计工艺当时非常前沿,冷却塔的顶端装有八组直径4米的叶轮风机,夏季时,风机顺时针旋转,起到给发电机组降温的作用;到了冬季,风机则逆时针旋转,起到防冻化冰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了解了工匠精神,对这种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善于创新、传承发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是其最主要的内容。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人人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当前,我们正奋进在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迈向“中国质量”的重要实践中,最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和要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像工匠对产品的要求一样,把细节和质量结合起来,干一件、成一件,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以匠心匠智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撰 稿:蒋 婷
编 辑:党玉艳
审 核:罗 云
监 制:喇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