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金银滩草原的500个日日夜夜(三)我在这里入党
1963年3月,在新兵训练时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个月的新训刚结束,我们就被一列闷罐火车秘密运送到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我们铁道兵10师46团的任务就是为基地修建铁路专用线。
我记得我刚来部队的时候,部队就开展了“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等活动。师长李兴弟(红军老战士)亲自到连队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副师长尚志功(抗美援朝时任团长)讲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故事。师首长、团首长和战士们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样的帐篷里睡觉,一同在工地劳动,一样站岗放哨。官兵一致、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战胜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任务。
后来我到连队后当上了理发员。白天背着理发箱,扛着一把椅子,到工地上为战友们理发。收工回来或遇刮狂风下雨降雪天就在帐篷里理发,保证全连300多名官兵每人20天理一次发。由于工作积极、服务态度好,受到嘉奖,当年评上了“五好战士”。军衔由列兵晋升为上等兵,之后又晋升为下士、中士。
为了改善部队的文化生活,团里成立了战士演出队。我被调到了演出队,因为我在地方剧团工作时有编导的工作经验,部队领导安排我负责编剧、导演工作,演出时我还兼任主演。经过演出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排练出了一批反映连队好人好事的节目,深入到连队巡回演出,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我主演的节目在参加全师的文艺汇演时获了大奖,为团里争了光,团长、政委亲自为我颁发奖品,同时把我调到电影组当了放映员,我一边放电影一边深入连队采访好人好事,编成快板、相声,在放映前为战友们演出几个小节目。还把部队干部、战士的先进事迹写成新闻稿,在《解放军报》《铁道兵报》《中国青年报》《青海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很多稿件。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多次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思想改造的情况。机关党支部把我确定为重点对象进行培养,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支部又确定宣传股钟斌、王家训两位干事为我的入党介绍人。1964年9月7日,上级党委正式批准我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1965年9月底转为正式党员,至今党龄已有56年。
如今回想自己走过的56年岁月,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一样,记载了我几乎全部的人生。在党的培养下,我始终不忘初心,不但圆满的完成了221基地铁路支线的建设,而且在专业后也矜矜业业的干好了本职工作,这种踏实坚韧的态度背后,正是军人特有的责任感和适应能力。